作為一名在育兒領域勤勤懇懇耕耘的創作者,首當其衝的責任,當然是不遺餘力的向喜歡我的讀者介紹先進的科學的育兒方法。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說有些標榜的好的育兒方法往往是忽悠人的呢?這似乎又是非常的自相矛盾。
不矛盾,真的一點兒也不矛盾,育兒方式有很多古今中外值得借鑒的也很多,但是,很難說哪一種是最好的,如果說真的是找一種對孩子最好的育兒方法,當然就是適合自己孩子。如果哪一個人或者是哪一個機構推銷一種世界上最好的育兒方法,我想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被別人忽悠了,一是有意的忽悠別人。
西方育兒方式被推崇,肯定有其背後的道理。
育兒方式層出不窮,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現在互聯網成爆炸呈爆炸狀的傳播,初為父母的人們,被各種各樣的建議理念方法包圍著。
但是總是有那麼幾個經典的,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育兒方式,不斷的被傳播著。著尤其是現在眾多的西方育兒方式,不斷的傳入我們中國,為新父母們們所接受所推,這背後也是不無道理的。
要知道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之所以這些經典的育兒方式能夠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們一是有強大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持,二是經過人們長期的實踐,被廣泛認為是行之有效的。比如說蒙特梭利的育兒方式,比如說正面管教的育兒方式,比如說親近自然的育兒方式……這些育兒方式的推廣者和實踐者都是積累了大量的理論基礎,他們懂得孩子的心理,懂得發展心理學,行為學方面的知識,知道孩子是如何成長,如何學習的,掌握了大量的普遍規律,總結出一套對多數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因為他們具有廣泛的時效性,使得父母們在接觸這些新的育兒理念的時候,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是某一個成功的經驗,或者是某一個失敗的教訓,會使他們產生非常強烈的認同感。
除了這種認同感之外一種,還有就是在接觸到新的理念新的方式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有了一種驚艷的感覺,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迫不及待的去嘗試。當然這種做法是非常普遍的,也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錯誤。就像我當初剛剛開始學習幼兒教育專業的時候,老師總是會跟我們大家提醒,在我們剛剛開始接觸了新的育兒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都會迫不及待的落實到工作當中去,並且會情不自禁的感嘆:「這種方法真的是太好了,這種理念跟我的理念真的是太契合了,這真的是眾里尋他千百度啊……」但是隨著理論基礎的不斷加深,隨著同孩子接觸的加深,工作經驗的日益積累,會逐漸的開始有了反思,有了質疑。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作為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的一種心態,何況初為父母的年輕人呢。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一種教育理念,育兒觀念都具有大眾性,普通性。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孩子,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要說孩子了,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樹葉尚不相同,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每一個孩子有其生理上的不同,他們的相貌體質會各不相同,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他們有心理上的不同,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學習能力上的不同。
Reggio Emilia教育方式的創始人Loris Maliguzzi非常強調在教育過程當中,孩子在作為教育主體所起的作用,他用100 language(00種語言)這樣一個說法來形容孩子們所擁有的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個性發展,對音樂的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藝術表達,甚至於包括他們對於數學,藝術語言等等方面的不同的認識。總而言之,孩子們對世界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他們的理解與創造力以及個性的發展是無邊界的。
另外即便是即便是同一個孩子,他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他是在成長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
同樣我們知道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他們的變化和發展是最為強烈的。在他們早期的前6年的時間,基本上完成了大腦80~90%的成熟度。而這個時期,孩子正是對成人有更多需求的時期,也正是育兒的關鍵期所在。
他山之石,可借鑒不照搬。
由此我們不能看出林林總總的育兒觀,他們是在經驗積累和理論基礎的支持下,給廣大的父母提供一個參考,提供一個指導性的意見。但是具體到千家萬戶,具體到某一個孩子,就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的,從家庭的自身情況出發,從家庭的自身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適合孩子。
要了解自家的孩子,要多花費時間和他們和平的相處。之所以這樣來講,包括了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要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只有時間到位了,才能夠不斷的積累一些孩子的信息,觀察他們的行為,聽他們在說什麼,看他們在做什麼,從而能夠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還有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平和平等的態度和孩子相處,有一些家長會說我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的,但是如果總是在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事無巨細的安排著孩子的生活,孩子永遠是在一種被動的情從的家長的安排,這樣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沒有一個主動釋放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實際上孩子始終複合附和著家長,而沒有機會去展示自己。,所以家長就無從知道孩子真正是什麼樣子的。有的時候家長會信誓旦旦的說我自己的孩子我還能不了解,但是說實話很多的時候,家長還真的是欠缺了對孩子的了解。
家長在接觸到新的育兒觀念的時候,要以批判的態度去看待相應的信息和理念。我們不是在一直倡導要有批判精神,要有critical thinking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是如此。我們可以適時的去接受一些新的觀念,新的方法,嘗試到自己的幼兒實踐當中去。但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嘗試過程中不斷的去審視自有,去反思自己,自己的應用方法是不是正確,對於孩子是不是行之有效。
有的時候家長會抱怨為什麼人家的孩子就如何如何了,我們家的孩子就不行,我們都是上的同樣的學校,我們也和其他的家長一樣,盡心儘力的教育孩子。似乎問題是出現在孩子身上但是,實際上家長應該反思的是從自己那裡找問題,有一些方法在別人的孩子身上會行之有效,但是並不見得一定適合你的孩子,至少不適合此時此刻的孩子。這並不是家長的錯,也更不是孩子的錯,所需要的是不斷的修正,不斷的從中取得經驗,找到更加合適的。
所以聰明的父母會從不同的育兒觀念裡邊吸收營養,而不是會去刻意的推崇某一種方式,而去打壓另一種方式。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好的,同時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調整,就如同孩子的發展一樣,對於幼兒觀念的認識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中西合璧的育兒觀造就了第一代移民的孩子。
本世紀初是一個移民海外的高潮,很多的國人帶著孩子移居海外那個時候怎麼說來,孩子們或是剛剛上小學或者尚處於學齡前階段班子上來,現在他們也都是在大學或者是剛剛大學畢。總的說來,這一代的孩子成長起來還都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他們不僅在學業上成為同齡人的佼佼者,同時也具有比較陽光向上的性格。他們既可以和西方的同齡人一樣愛玩兒愛笑喜歡運動,但是他們在工作和學習上都能夠像中國人一樣勤奮和堅韌,他們的性格當中有西方人的自由和奔放,同時也會有中國人所獨具的謙遜和內斂。
記得高曉松曾經在他的節目中討論1.5代移民的成功,所以不難看出這個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得到大家共識的。
這批孩子所取得的成績當然是方方面面的因素決定的,如果要仔細的探討,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課題,但是在這裡我們不能迴避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他們的父母運用了中西合璧的養育方式,使得孩子們能夠同時吸收中國和西方教育和文化當中的營養,使得他們同時具備了中國孩子和西方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所都共同具有的優勢,同時規避兩邊的劣勢,有著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方法,這樣的觀念,那麼他們想不成功都難。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某一些家長他們會片面的誤讀了西方教育和育兒的觀念。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快樂,教育釋放孩子的天性。當然我並不認為西方教育是父母無所作為,這不過是對西方育兒方式的一種誤解。但是正是這種片面的表面化的理解和不顧後果的一味的追求和套用,最終耽誤的則是自己的孩子。確實是有的孩子和家長到了高中的最後兩年開始著急了,眼看著其他的孩子都要穩穩噹噹的能夠去上心儀的大學,理想的專業,而自己則還在處於無所適從的狀態……
而另外的一些家長對,即便是到了海外,思想和觀念都不發生根本的變化,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還是秉承著老一套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高壓式的管理。孩子們可能會在某一階段表現良好,甚至脫穎而出,但是他與大環境的改格格不入,內心的衝突會不斷的積累,有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而爆發。
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媽媽,在國內是大學教師,到了海外之後對孩子的要求依然是非常嚴格的。在西方尤其是初級階段的教育,往往是非常重視知識得廣度,注重發掘孩子在廣闊的知識領域尋求自己喜歡的方面。實際上對於深度和精細度並沒有特別高的要求。這位媽媽一直秉承著在國內嚴謹治學的態度,就像國內的家長和老師都要要求孩子考100分一樣,對孩子的要求是絕對嚴格的,只要學校涉獵的,都要求孩子必須掌握。確實他的孩子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表現非常突出,給人天賦異稟的感覺,甚至上了當地只有給天才兒童提供的特殊課程。即便是到了高中階段也是拔尖的學生。但是到了大學第一年的時候,優勢漸漸退去,到了第二居然是自動要求退學了,任憑媽媽如何說教,也是雷打不動的天天在家打遊戲。知道的人都不免發出傷仲永嘆息。
不知道如果當初媽媽調整一下育兒方式,調整一下教育方式,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做一些反思,做一些變化,給孩子一些空間,少給孩子一些壓力,是不是會有其他的結果呢?
總而言之,育兒是每一位家長都要面臨的課題,並不是什麼高精尖,但是這裡邊的學問也是不少的。要做好這個課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省自己,既要在育兒當中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觀念,也要努力的使自己不被某一種固有的觀念所左右,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
中西合璧的育兒觀,造就了成功的一代,他們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作為一名在育兒領域勤勤懇懇耕耘的創作者,首當其衝的責任,當然是不遺餘力的向喜歡我的讀者介紹先進的科學的育兒方法。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說有些標榜的好的育兒方法往往是忽悠人的呢?這似乎又是非常的自相矛盾。
不矛盾,真的一點兒也不矛盾,育兒方式有很多古今中外值得借鑒的也很多,但是,很難說哪一種是最好的,如果說真的是找一種對孩子最好的育兒方法,當然就是適合自己孩子。如果哪一個人或者是哪一個機構推銷一種世界上最好的育兒方法,我想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被別人忽悠了,一是有意的忽悠別人。
西方育兒方式被推崇,肯定有其背後的道理。
育兒方式層出不窮,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現在互聯網成爆炸呈爆炸狀的傳播,初為父母的人們,被各種各樣的建議理念方法包圍著。
但是總是有那麼幾個經典的,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育兒方式,不斷的被傳播著。著尤其是現在眾多的西方育兒方式,不斷的傳入我們中國,為新父母們們所接受所推,這背後也是不無道理的。
要知道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之所以這些經典的育兒方式能夠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們一是有強大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持,二是經過人們長期的實踐,被廣泛認為是行之有效的。比如說蒙特梭利的育兒方式,比如說正面管教的育兒方式,比如說親近自然的育兒方式……這些育兒方式的推廣者和實踐者都是積累了大量的理論基礎,他們懂得孩子的心理,懂得發展心理學,行為學方面的知識,知道孩子是如何成長,如何學習的,掌握了大量的普遍規律,總結出一套對多數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因為他們具有廣泛的時效性,使得父母們在接觸這些新的育兒理念的時候,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是某一個成功的經驗,或者是某一個失敗的教訓,會使他們產生非常強烈的認同感。
除了這種認同感之外一種,還有就是在接觸到新的理念新的方式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有了一種驚艷的感覺,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迫不及待的去嘗試。當然這種做法是非常普遍的,也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錯誤。就像我當初剛剛開始學習幼兒教育專業的時候,老師總是會跟我們大家提醒,在我們剛剛開始接觸了新的育兒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都會迫不及待的落實到工作當中去,並且會情不自禁的感嘆:「這種方法真的是太好了,這種理念跟我的理念真的是太契合了,這真的是眾里尋他千百度啊……」但是隨著理論基礎的不斷加深,隨著同孩子接觸的加深,工作經驗的日益積累,會逐漸的開始有了反思,有了質疑。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作為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的一種心態,何況初為父母的年輕人呢。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一種教育理念,育兒觀念都具有大眾性,普通性。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孩子,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要說孩子了,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樹葉尚不相同,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每一個孩子有其生理上的不同,他們的相貌體質會各不相同,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他們有心理上的不同,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學習能力上的不同。
Reggio Emilia教育方式的創始人Loris Maliguzzi非常強調在教育過程當中,孩子在作為教育主體所起的作用,他用100 language(00種語言)這樣一個說法來形容孩子們所擁有的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個性發展,對音樂的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藝術表達,甚至於包括他們對於數學,藝術語言等等方面的不同的認識。總而言之,孩子們對世界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他們的理解與創造力以及個性的發展是無邊界的。
另外即便是即便是同一個孩子,他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他是在成長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
同樣我們知道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他們的變化和發展是最為強烈的。在他們早期的前6年的時間,基本上完成了大腦80~90%的成熟度。而這個時期,孩子正是對成人有更多需求的時期,也正是育兒的關鍵期所在。
他山之石,可借鑒不照搬。
由此我們不能看出林林總總的育兒觀,他們是在經驗積累和理論基礎的支持下,給廣大的父母提供一個參考,提供一個指導性的意見。但是具體到千家萬戶,具體到某一個孩子,就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的,從家庭的自身情況出發,從家庭的自身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適合孩子。
要了解自家的孩子,要多花費時間和他們和平的相處。之所以這樣來講,包括了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要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只有時間到位了,才能夠不斷的積累一些孩子的信息,觀察他們的行為,聽他們在說什麼,看他們在做什麼,從而能夠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還有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平和平等的態度和孩子相處,有一些家長會說我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的,但是如果總是在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事無巨細的安排著孩子的生活,孩子永遠是在一種被動的情從的家長的安排,這樣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沒有一個主動釋放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實際上孩子始終複合附和著家長,而沒有機會去展示自己。,所以家長就無從知道孩子真正是什麼樣子的。有的時候家長會信誓旦旦的說我自己的孩子我還能不了解,但是說實話很多的時候,家長還真的是欠缺了對孩子的了解。
家長在接觸到新的育兒觀念的時候,要以批判的態度去看待相應的信息和理念。我們不是在一直倡導要有批判精神,要有critical thinking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是如此。我們可以適時的去接受一些新的觀念,新的方法,嘗試到自己的幼兒實踐當中去。但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嘗試過程中不斷的去審視自有,去反思自己,自己的應用方法是不是正確,對於孩子是不是行之有效。
有的時候家長會抱怨為什麼人家的孩子就如何如何了,我們家的孩子就不行,我們都是上的同樣的學校,我們也和其他的家長一樣,盡心儘力的教育孩子。似乎問題是出現在孩子身上但是,實際上家長應該反思的是從自己那裡找問題,有一些方法在別人的孩子身上會行之有效,但是並不見得一定適合你的孩子,至少不適合此時此刻的孩子。這並不是家長的錯,也更不是孩子的錯,所需要的是不斷的修正,不斷的從中取得經驗,找到更加合適的。
所以聰明的父母會從不同的育兒觀念裡邊吸收營養,而不是會去刻意的推崇某一種方式,而去打壓另一種方式。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好的,同時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去調整,就如同孩子的發展一樣,對於幼兒觀念的認識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中西合璧的育兒觀造就了第一代移民的孩子。
本世紀初是一個移民海外的高潮,很多的國人帶著孩子移居海外那個時候怎麼說來,孩子們或是剛剛上小學或者尚處於學齡前階段班子上來,現在他們也都是在大學或者是剛剛大學畢。總的說來,這一代的孩子成長起來還都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他們不僅在學業上成為同齡人的佼佼者,同時也具有比較陽光向上的性格。他們既可以和西方的同齡人一樣愛玩兒愛笑喜歡運動,但是他們在工作和學習上都能夠像中國人一樣勤奮和堅韌,他們的性格當中有西方人的自由和奔放,同時也會有中國人所獨具的謙遜和內斂。
記得高曉松曾經在他的節目中討論1.5代移民的成功,所以不難看出這個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得到大家共識的。
這批孩子所取得的成績當然是方方面面的因素決定的,如果要仔細的探討,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課題,但是在這裡我們不能迴避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他們的父母運用了中西合璧的養育方式,使得孩子們能夠同時吸收中國和西方教育和文化當中的營養,使得他們同時具備了中國孩子和西方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所都共同具有的優勢,同時規避兩邊的劣勢,有著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方法,這樣的觀念,那麼他們想不成功都難。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某一些家長他們會片面的誤讀了西方教育和育兒的觀念。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快樂,教育釋放孩子的天性。當然我並不認為西方教育是父母無所作為,這不過是對西方育兒方式的一種誤解。但是正是這種片面的表面化的理解和不顧後果的一味的追求和套用,最終耽誤的則是自己的孩子。確實是有的孩子和家長到了高中的最後兩年開始著急了,眼看著其他的孩子都要穩穩噹噹的能夠去上心儀的大學,理想的專業,而自己則還在處於無所適從的狀態……
而另外的一些家長對,即便是到了海外,思想和觀念都不發生根本的變化,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還是秉承著老一套的方式,對孩子進行高壓式的管理。孩子們可能會在某一階段表現良好,甚至脫穎而出,但是他與大環境的改格格不入,內心的衝突會不斷的積累,有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而爆發。
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媽媽,在國內是大學教師,到了海外之後對孩子的要求依然是非常嚴格的。在西方尤其是初級階段的教育,往往是非常重視知識得廣度,注重發掘孩子在廣闊的知識領域尋求自己喜歡的方面。實際上對於深度和精細度並沒有特別高的要求。這位媽媽一直秉承著在國內嚴謹治學的態度,就像國內的家長和老師都要要求孩子考100分一樣,對孩子的要求是絕對嚴格的,只要學校涉獵的,都要求孩子必須掌握。確實他的孩子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表現非常突出,給人天賦異稟的感覺,甚至上了當地只有給天才兒童提供的特殊課程。即便是到了高中階段也是拔尖的學生。但是到了大學第一年的時候,優勢漸漸退去,到了第二居然是自動要求退學了,任憑媽媽如何說教,也是雷打不動的天天在家打遊戲。知道的人都不免發出傷仲永嘆息。
不知道如果當初媽媽調整一下育兒方式,調整一下教育方式,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做一些反思,做一些變化,給孩子一些空間,少給孩子一些壓力,是不是會有其他的結果呢?
總而言之,育兒是每一位家長都要面臨的課題,並不是什麼高精尖,但是這裡邊的學問也是不少的。要做好這個課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省自己,既要在育兒當中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觀念,也要努力的使自己不被某一種固有的觀念所左右,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